我國科學家在血管內治療伴有大核心梗死的急性大血管閉塞方面取得突破
發布時間:2023-02-27 15:11:45 |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 2023-2-27】
本文轉自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轉發僅為學習交流,若侵犯版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血管內治療已成為急性顱內大血管閉塞的標準治療方法,但在24小時內篩選患者時,影像學上均排除了大核心梗死的患者。既往的薈萃分析顯示,在大核心梗死患者中,血管內治療相對于藥物治療更獲益,但仍缺少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證據。中國急性顱內大血管閉塞患者數量龐大,對于合并大核心梗死的患者,是否進行急診取栓,如何篩選獲益的人群,一直是臨床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科研團隊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cine》上發表題為“Trial of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Large Infarct”的研究論文。
“大梗死核心的前循環大血管閉塞患者血管內治療研究”(ANGEL-ASPECT)是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開放標簽、終點盲法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旨在驗證發病24小時內的急性前循環大血管閉塞且Alberta卒中項目早期CT評分(CT-ASPECTS)3-5分或梗死體積70-100ml的患者中,血管內治療在改善患者功能預后方面優于單純的藥物治療這一假設。該研究由全國46家醫院共同完成,探索血管內治療聯合最佳藥物治療(取栓組)是否優于單純最佳藥物治療(對照組)。研究結果顯示,對于發病24小時內的大核心梗死患者,取栓組的患者90天功能預后顯著優于單純最佳藥物治療組。
ANGEL-ASPECT研究通過高質量的臨床研究證實了發病24小時內前循環大核心梗死患者取栓的獲益性,為這部分患者適應癥的拓展提供了循證依據,也為進一步國際指南的改寫奠定了重要基礎。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cine》雜志,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