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應用放療“減毒”新技術治療鼻咽癌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發布時間:2023-02-27 15:17:50 |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 2023-2-27】
本文轉自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轉發僅為學習交流,若侵犯版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鼻咽癌具有明顯的地區流行性,全球47%的病例發生在我國,其中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尤為高發,嚴重威脅區域群眾的生命健康。鼻咽癌除了在鼻咽原部位生長侵犯,還會通過淋巴道轉移到頸部,其中咽后淋巴結是首站(最先轉移到的)之一,初診時轉移率高達70-80%。既往推薦鼻咽癌全咽后淋巴結區預防照射,放療相關毒性大,放療后晚期吞咽困難發生率為35.4%,進而帶來部分患者發生誤吸、吸入性肺炎、不能正常飲食等問題。近日,我國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科研團隊在《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雜志上發表題為“Medial retropharyngeal nodal region sparing radiotherapy versus standard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open label, non-inferiority, multicentre,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的研究論文。
研究團隊開展了一項前瞻性、隨機、多中心的3期臨床試驗,將568例鼻咽癌患者隨機分配到內側組咽后淋巴結豁免放療組(285例)和標準放療組(內、外側組均接受放療)(283例),主要終點是意向性治療人群的無局部復發生存率。研究結果顯示,在鼻咽癌患者中,3年無局部復發生存率在內側組咽后淋巴結區豁免放療組和標準放療組相似,3年總生存率、無區域復發生存率、無遠處轉移生存率在兩組間均相似。在毒副反應和生活質量方面,內側組咽后淋巴結區豁免放療組放療相關毒副反應發生率更低,包括急性黏膜炎、急性吞咽困難、體重下降及晚期吞咽困難等。另外,內側組咽后淋巴結區豁免放療組在健康狀況、社會功能、是否容易疲勞及吞咽困難等方面的生活質量均明顯優于標準放療組。
綜上,該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鼻咽癌患者內側組咽后淋巴結區的豁免放療“減毒”新技術,有效減少了咽縮肌等吞咽相關結構的照射,確保了患者治療效果不降低的同時,明顯減少放療后的黏膜炎、吞咽困難、體重下降等毒副反應,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將使99%鼻咽癌患者從中受益,今后有望改寫臨床鼻咽癌治療指南,造福更多鼻咽癌患者。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雜志,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