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在替奈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方面取得突破
發布時間:2023-02-28 14:32:41 |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 2023-02-27】
本文轉自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轉發僅為學習交流,若侵犯版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阿替普酶(rt-PA)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療中起重要作用,替奈普酶(TNK)是一種基因工程改良的rt-PA,具有單次靜脈推注給藥、高纖維蛋白特異性和強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PAR-I)抵抗的藥理學特點。由于TNK的便捷給藥方式,TNK逐步取代傳統的rt-PA用于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但在亞洲人群中很少有TNK與rt-PA的比較,我國亟需本土TNK研究。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科研團隊在《The Lancet》上發表題為“Tenecteplase versus alteplase in acute ischa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TRACE-2): a phase 3,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non-inferioritytrial”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全國53家醫院共同完成,是迄今為止比較TNK與rt-PA在亞洲人群急性缺血性腦血管事件中作用的最大規模III期臨床試驗。試驗組藥物TNK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種基因工程改良的新一代特異性溶栓藥,主要臨床優勢是單次靜脈推注給藥。結果顯示,TNK治療組90天內癥狀性顱內出血及死亡患者的比例等主要觀察指標與rt-PA治療組相較無顯著差異,顯示了良好的功能預后效果。
TRACE-2試驗結果將可能促使臨床醫生使用TNK取代rt-PA進行缺血性卒中患者靜脈溶栓治療并更新臨床指南,相關藥物的上市將提高未來溶栓藥物的可及性。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The Lancet》雜志,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