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胃粘膜脫垂
發布時間:2023-04-13 16:01:09 | 來源:【《家庭醫生報》 2023年4月3日 吳以?!?/span>
本文轉自《家庭醫生報》,轉發僅為學習交流,若侵犯版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由于胃下垂和胃黏膜脫垂都有反酸、胃脹、腹痛等相同的臨床癥狀,不少患者把胃下垂誤認為是胃黏膜脫垂。其實,它們不是一回事,兩者有著嚴格的區別。
發病部位不同 胃下垂是指人體站立時,胃的下緣達到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髂嵴連線以下而形成的一種疾病,其發病部位是整個胃器官。胃黏膜脫垂是胃竇部的黏膜逆行突入食管,并通過幽門管脫入十二指腸球部的一種疾病,它的發病部位在胃竇部。
發病機理不同 胃下垂的發病原因是支撐胃器官的韌帶松弛,腹內壓降低,腹壁脂肪缺乏,膈肌懸吊力不足,暴飲暴食等。胃黏膜脫垂是黏膜因受刺激后出現水腫,黏膜組織異常松弛而逆突,并常與十二指腸潰瘍合并發生。
胃下垂患者在治療期間,應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不宜過飽,飯后不要劇烈運動。胃黏膜脫垂患者飲食宜清淡,戒除煙酒,睡覺時選擇左側臥,因為右側臥脫垂的胃黏膜墜入幽門管會加劇疼痛,如果反復幽門梗阻或反復消化道出血,應及時住院治療,以防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