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病突然“好轉”更危險
發布時間:2023-04-24 10:33:42 | 來源:【《湖南日報》《北京青年報》】
本文轉自《湖南日報》《北京青年報》,轉發僅為學習交流,若侵犯版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人們在生病時都盼著好轉,尤其是病程長、時間久的慢性病。但如果有些疾病突然“好轉”,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要警惕是否病情加重,或者是其它疾病發出的“信號”。
老花眼好轉,可能是白內障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第二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胡靜微介紹,一些人到了60歲以后,突然不用戴老花鏡也能看清楚,這需要引起警惕,因為這很有可能是白內障的表現。
晶狀體在眼珠中間,隨著晶體過度老化,會在玻璃體腔內沉積,出現短暫性視力恢復,這并不是好現象。如果不重視,可能出現眼部炎癥、眼壓增高,甚至出現紅腫疼痛。因此,如果白內障患者視力短暫變“好”,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如若情況嚴重,則需植入人工晶體。
血壓變正常,問題在心臟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楊平珍提醒,多年的高血壓突然正常,首先要排除疾病問題,例如出現心肌梗死,由于心排血量減少,心肌收縮力下降,會出現暫時性血壓下降的情況。心輸出量下降造成的暫時性低血壓,會造成腦、腎,以及心臟本身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不足,這種情況比高血壓還要危險。
除此之外,心力衰竭的病人也會出現暫時性血壓下降的癥狀,這些表現都屬于疾病加重的表現。
房顫感覺好轉,可能變耐受了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內科心律失常診療中心主任王新華表示,早期房顫患者的心慌感覺會比較明顯,心跳時快時慢。當進展為持續性房顫后,人體可能會對上述癥狀出現耐受,持續性房顫還有可能導致心率相對緩慢,所以患者自我感覺似乎是“好轉”了,進而忽視治療。其實這恰恰是最危險、最需要正規治療的人群。
胃潰瘍不疼了,提防胃出血
胃潰瘍患者最典型的癥狀是飯后約半小時右上腹出現疼痛,約兩小時后緩解,下頓飯后疼痛再次發作。如果這種規律性的疼痛突然消失,要警惕胃出血。由于胃出血會使潰瘍部位的血管淤血和組織水腫減輕,加上血液中的蛋白質分解后在潰瘍表面形成保護膜,減輕了對胃黏膜的刺激,因此疼痛消失。當胃潰瘍患者上腹疼痛突然消失,但伴有惡心、頭昏等癥狀,應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