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后腿痛走不了路 警惕病毒感染引起的肌炎
發布時間:2023-04-24 11:00:07 | 來源:【《武漢晚報》 2023年4月11日 柯美學?】
本文轉自《武漢晚報》,轉發僅為學習交流,若侵犯版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兒童急性良性肌炎以前又稱兒童急性短暫肌炎、病毒性肌炎等,多見于兒童在呼吸道感染過程中或過程后發生的肌炎。多由甲流、乙流等病毒引起,其他的比如柯薩奇病毒、EB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也會引起。
出現肌炎,可能是病毒直接侵入肌肉組織,或者病毒感染引發的免疫反應,造成大量炎癥細胞入侵,導致肌纖維壞死,肌肉疼痛。
流感導致兒童良性肌炎
患流感后,成人經常會有頭痛、肌肉酸痛的表現。多數癥狀會在一周內緩解消失,這種情況一般沒啥危險性。
但有一部分兒童會出現下肢肌肉骨骼酸痛、小腿腫脹,甚至無法下地行走。這是由于兒童免疫系統抵抗力還未發育完善,感染流感后很容易引起流感性肌炎。
兒童良性肌炎的表現
兒童發生良性肌炎的癥狀,在疾病初期有流感樣癥狀,1—3天后可能出現肌炎表現,患兒夜間睡醒或者是晨起的時候,突然間出現雙下肢疼痛,疼痛以小腿肌肉為主,雙側多于單側,大腿肌肉次之,嚴重的甚至會行走困難、走不了路。兒童可能表現為因為小腿疼痛導致的走路僵硬、踮著腳走,一下地就喊腿疼。
孩子的疼痛多會比較快緩解,一般來說經過治療,患者肌痛癥狀多在發病后2—3天減輕,4—6天消失,1周內基本可恢復正常行走,且無后遺癥,無復發。如果疼痛一直不緩解,就需要更全面的評估,考慮是否伴隨其他疾病了。
會進展為橫紋肌溶解癥嗎
橫紋肌溶解是肌炎的嚴重并發癥,或者說是嚴重表現。肌炎導致肌肉壞死,釋放肌細胞內容物進入血液循環,產生一系列癥狀。橫紋肌溶解典型三聯癥為肌肉疼痛、無力和深色尿。嚴重時會出現酸中毒、低血容量、急性腎損傷,高鉀心臟驟停等危險,危及生命。
一般來說,病毒感染以后合并橫紋肌溶解癥非常少見。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肌炎是一種良性的、自限性疾病,預后好,無功能性后遺癥。所以對于出現流感后腿痛表現,我們要加以重視,但是不需要太焦慮。
如果孩子流感后出現下肢疼痛,具體的診斷,建議交給醫生,請醫生評估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