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頭聽見水聲”建議查個耳鏡
發布時間:2023-05-04 14:57:47 | 來源:【《醫藥養生保健報》 2023年4月17日 王會臣】
本文轉自《醫藥養生保健報》,轉發僅為學習交流,若侵犯版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傳導性聾及鼓室積液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在臨床上非常常見,多以兒童為高發人群,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臨床表現主要為聽力減退,可隨體位變化而變化,輕微的耳痛,耳鳴,耳悶脹和閉塞感,搖頭可聽見水聲。通過耳鏡檢查可以發現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能存在鼓膜內陷,也可能中耳腔有積液、氣泡,且聽力學檢查可能發現患者有傳導性耳茸的表現。那么分泌性中耳炎怎樣鑒別?
1.急性中耳炎:嬰幼兒和兒童分泌性中耳炎要和急性中耳炎相區分。如果急性中耳炎不徹底治愈或長時間不愈則會轉化為分泌性中耳炎。一般病程較短,病人會產生劇烈耳痛、耳朵流膿等表現,而分泌型中耳炎則一般病程較長,一般以耳朵悶為主要癥狀,而耳痛則為間斷性,一般較輕微,甚至沒有明顯耳痛表現。
2.算咽癌或鼻咽部占位性病變:分泌性中耳炎可能為鼻咽癌患者的首診癥狀。典型的鼻咽癌早期癥狀可為頸部有包塊、鼻涕中帶血絲,但有些患者先表現于耳部癥狀,癌腫在鼻咽部的黏膜下潛行,鼻內鏡檢查在早期不易發現。對于一側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應警惕有鼻咽癌的可能。
3.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合并中耳膽脂瘤:松弛部穿孔被痂皮覆蓋,耳鼓膜緊張部顯示鼓室積液,此類患者應仔細檢查松弛部,必要時行顳骨的高分辨率CT,以除外中耳膽脂瘤。
4.粘連性中耳炎:粘連性中耳炎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后遺癥。兩者癥狀相似,但粘連性中耳炎的病程一般較長,咽鼓管吹張治療無效或收效甚微;主訴為聽力減退和悶脹感,檢查鼓膜與鼓岬粘連以資鑒別。
5.鼓室硬化:屬慢性中耳炎的后遺病變。主訴聽力下降和耳悶脹感。一般病史較長,有中耳炎病史,鼓膜可以完整,鼓室內大量硬化癥包裹聽骨鏈,影響聲能傳導。顳骨CT或手術探查可以明確診斷。
6.膽固醇肉芽腫:膽固醇肉芽腫也稱為特發性血鼓室,病因不明,可為分泌性中耳炎晚期的并發癥?;颊咧髟V聽力減退和耳悶脹感。但耳科檢查可見鼓膜呈藍色,顳骨CT提示鼓竇入口狹窄,可有骨質破壞。手術探查及病理檢查可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