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終結結核病還有多遠
發布時間:2023-05-05 11:21:03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3年3月31日 王美華】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轉發僅為學習交流,若侵犯版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結核病也被稱為“白色瘟疫”“癆病”。隨著20世紀50年代鏈霉素、異煙肼、利福平等抗結核特效藥物的出現,“十癆九死”的歷史被徹底扭轉。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期,結核病在全球范圍內死灰復燃?!耙恍┤撕芏嗄隂]聽到結核病了,覺得結核病已經被消滅了,但其實結核病離我們并不遙遠?!北本┬乜漆t院副院長李亮說,結核病仍然是嚴重危害公眾健康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2全球結核病報告》,中國結核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中國2021年估算的結核病新發患者數為78萬,僅次于印度和印尼。李亮表示,要想終止結核病流行,需要具備3方面條件:好的疫苗、新型診斷工具和有效的臨床藥物。
在疫苗方面,李亮介紹,目前人類主要依靠1921年誕生的卡介苗預防結核病??ń槊鐚︻A防兒童重癥結核病較為有效,但對預防肺結核尤其是成人肺結核效果有限。李亮說,為了克服卡介苗保護力不足的缺點,全球正在加速研發新型結核疫苗,部分候選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取得了一定進展。
在新型診斷工具方面,李亮介紹,好的診斷工具要能在疾病早期或無癥狀時期就發現結核病。目前結核病檢測方法取得了一些進步,如分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新的診斷工具更敏感、更方便、更高效,但因價格較高,尚未在所有醫療機構普及。
在臨床藥物方面,李亮介紹,理想的抗結核藥物應該讓患者服藥后幾天或幾周就能痊愈。但結核病治療領域一直面臨著一種尷尬:結核病菌“進化”了幾千年,且還在不斷更新換代,但抗結核藥物基本還停留在幾十年前,近半個世紀僅研發了3款新藥,且藥物可及性偏低。
研究表明,近一半的結核病患者為無癥狀,因此應通過健康查體發現更多潛伏的結核病,李亮說,“我國人口基數大,全員篩查難以實現,但可以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做過移植手術的患者等。雖然當前結核病提倡非住院治療,但實際上傳染病患者如果隔離做不到位,容易擴大傳播。未來可以進一步做好結核病患者的隔離治療,減少疾病擴散的風險?!贝送?,“老年人是患結核病的高危人群?!崩盍琳f,建議老年人每年做一次胸片或CT,篩查結核病,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